【张家界】听老环卫工讲述张家界环卫的变化

向巍
2020-09-22
来源:​张家界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从过去到现在,社会对环卫工作的认识、关注有着怎样的转变?环卫队伍、环卫工人的工作生活条件、环卫工人待遇、环卫设施设备又悄然发生着怎样的变化?我们找到了张家界的一名“老环卫”,听他讲述张家界环卫的变迁,让我们一同回首,一同感受,大庸城越变越美的一个个细节……

20200922

蒋淑媛工作旧照

“九十年代,人们对环境卫生的重视远不如现在,环卫工人都是老三把(扫把、撮箕把、架子车把)式的人工传统作业,被人们称为“扫大街的”。蒋淑媛讲述了她那个时代的环卫工作。

“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环卫工作并不体面,整日忙的都是又脏又累的活儿。而且,当时市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也不高,乱丢乱扔的现象比较普遍,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当时垃圾清扫和清运都是人工的,人工扫地、人工拉斗车,垃圾车也是用的解放车。”蒋淑媛说,那时候,最怕的就是发洪水,一发洪水,即便所有环卫工人齐上阵、连轴转,街道上的淤泥半个月都清理不掉。

20200922

蒋淑媛生活照

如今,三四十多年过去了,张家界的环卫作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人们的环境卫生意识不断提升,环卫工人也从“扫大街的”变成了“美容师”。

虽然退休近20年,作为老环卫,蒋淑媛有一个习惯,每次走到大街上都要看看地上有没有垃圾,走进公共厕所,都要看看角落里干不干净。“现在张家界的环境卫生真的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蒋淑媛说,潜移默化中,社会大众似乎形成了一种共识:城市环境卫生工作是城市的一面镜子、一张名片,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座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环卫工人的工作也更细致了,以前只靠一把扫帚扫地,现在有了冲洗车、机扫车、清运车等专业车辆,扫地也采取人机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清扫效率和效果,很多扫地工具自己都已经不认识了。特别是厕所革命以来,张家界环卫积极响应,要求打造旅游城市特色公厕,以‘一厕一景,景厕结合’的设计理念,让张家界市的公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我们环卫一代又一代,从以前的把垃圾清理出城到现在的垃圾填埋处理,从管干分离加大机械化清洗到精细化考核。经历了几代环卫人的努力,就这样,张家界环卫的“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一直在传承着。


欢迎投稿湖南环卫网,记录湖南环卫人、湖南环卫事。撰写默默而感动的瞬间,点赞平凡而伟大的付出,投稿邮箱tougao@hunanhw.com,请使用word文档,注名作者、日期以及图片的注解等。谢谢!



阅读283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