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2020年4月25日,习总书记视察岳阳长江经济带两周年之际,江南城乡生态环境改善,人们生活在舒适而充满诗意的环境之中,幸福洋溢在岳阳市人的一张张笑脸上。在岳阳市委、政府的关心下,临湘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坚持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坚持岳阳市“三区一中心”建设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科学施策,标本兼治,对临湘市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全面整治。整治过程中得到了国家长江委、省住建厅、岳阳市城管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2020年全省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排查问题整改推进暨运营管理培训会在临湘举行,在全省范围内推介临湘经验。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长江委和中央环保督查警示片的高度评价。
(改造后的临湘市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临湘市委、政府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源头上强化治理,科学谋划整改工作,做到标本兼治。一是提高站位,坚决推动。2019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曝光临湘市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相关问题后,该市牢固树立“问题不是包袱、整改就是机遇”的思想,深刻剖析问题根源,有的放矢谋划整改。临湘市委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专题开展集中学习,明确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规划引领,加力加速整改,防止整改工作走入“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二是强化保障,高位推动。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财政、发改、城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市长挂帅抓、部门单位共同抓、牵头单位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强力推进问题整改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垃圾处理场现场办公,解决问题、督促整改。三是借助外力,精准推动。聘请省市多名专家现场进行摸查,科学制定了《临湘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雨污分流(应急)改造实施方案》,并邀请省市专家对方案进行了多轮评审,确保了整改措施精准、科学、务实。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临湘市滨湘水与长江会合之处,处洞庭湖生态圈,境内有长江岸线38.5公里。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承担了每天250吨左右的生活垃圾填埋,搞好生活垃圾处理,关系到53万临湘人民的福祉和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不搞好城乡垃圾场的治理,绝不鸣金收兵。
(改造后的临湘市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临湘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场位于临湘市长安街道杨田村磨刀岭,填埋场于2010年11月开工建设,2013年9月投入使用,项目总投资1224409万元。项目占地22公顷,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垃圾360吨,填埋库容为385万立方米,服务年限25年。根据《2019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中反馈的临湘市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问题分析,该填埋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库尾易囤积成污水区;二是雨污分流覆盖不完善;三是坝前渗滤液容易漫溢;四是雨水导排沟排水不畅。
临湘市坚持把整治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各级各部门整体联动,加强项目施工的全过程管控,确保项目如质如期如量完成。一是领导督导推进。省住建厅、省生环厅和岳阳市城管、生环、发改等上级部门领导先后多次到整改现场督促指导,临湘市委书记、市长、分管市长等领导多次到垃圾填埋场调研督导,“你方唱罢我登场”,确保了整治工作无障碍推进。二是部门合作攻关。项目建设涉及前期手续办理、资金保障、施工监管等多个环节,必须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疫情期间,临湘市发改、国土、建设等部门采用居家办公、网上办理、特事特办的方式,1个月内办齐了所有施工手续。财政部门足额保障资金供给,多方筹措了2300万元建设资金。城管局作为牵头单位,督促施工方及时调整制定施工方案和防控方案,帮助筹备疫情防控物资,切实保障项目正常施工。三是城管担当作为。城管局等责任部门选派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常驻施工现场,与施工单位倒排任务、挂图作战。施工单位抽调精干力量,加快工作进度,仅施工3个多月就完成了整改任务。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参与治理的临湘干部职工个个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共同打造了全省垃圾场治理行业标杆。
(改造后的临湘市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
(改造后的临湘市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铁杵磨成绣花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临湘市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长效管理和良好运营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湘市严格推行“五严”措施,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项目运营科学、专业、规范。一是严守技术规范。严格遵守住建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和《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变过去的定期、统一覆盖为现在的及时覆盖,避免大面积裸露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二是严防二次污染。对垃圾渗滤液进行专管收集、专业处置、达标排放,推进沼气回收资源化利用工作,做好填埋过程中消毒、除臭、灭蚊措施,确保场区始终保持在安全、整洁的运行状态。三是严格水质监测。建设水质监测系统,数据实时传送至省生态环境厅,每季度委托第三方机构检测土壤及周边环境。四是严抓岗位管理。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技术规范、工作制度、考核制度,确保人员到岗到责。五是严推市场运营。充分借鉴周边其他县市区垃圾填埋场市场化运营工作经验,结合我市财政实际情况,探索实施单独运营渗沥液模式。目前已引入环保企业湖南威保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驻临湘市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负责渗沥液处理运营。
功夫不负有心人,铁杵磨成绣花针。在全体环卫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临湘市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良好,极大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更是赢得了广大市民的赞誉,幸福洋溢在人们的脸上。
(改造后的临湘市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
(改造后的临湘市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
未来,临湘市将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城管要求,“宁可脏一人,换来万人洁”的环卫精神,及生活垃圾填埋行业技术标准,开展运营管理工作,砥砺前行,不屈不饶,为临湘人民奉上最美好的“生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