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军,男,1971年1月生,大专文化,汉族,党员,现任临湘市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他勤恳务实,敢于担当,为临湘市2020年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推动临湘市市容环境卫生服务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被湖南省城乡建设行业协会评为湖南省2020年度“战疫·最美环卫人”。
(临湘市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李永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李永军同志在疫情防控期间,站位高,定位准,科学决策,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全身心转战疫情防控阻击战上来,带领临湘环卫600多名干部职工坚守。
(铺设废弃口罩专用桶,左一为李永军同志)
(督查废弃口罩收集情况,中间为李永军同志)
一是制定方案,落实废弃口罩收集。1月25日晚,他与城管局局长李宗才等,连夜拟定了全市城乡废弃口罩收集处置工作方案,并报市指挥部,紧急购买15台电动三轮车,安排30名环卫工人负责收集口罩。由于单位库存果皮桶不足,又逢春节,他又千方百计购买了300个废弃口罩专用桶、8000条专用袋,安排人员喷涂统一标识。1月26日,他带领环卫干部职工在城区43个居民小区、所有机关事业单位院落、23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及居民集中的背街小巷按方案要求设置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一直忙到凌晨1点多,实现城乡废弃口罩单独收集、运输、处理。二是加强城区消毒工作。1月26日,他制定了《城乡公共设施消毒实施方案》,27日联系临湘的酒精厂、酒厂购买酒精,联系卫建系统争取口罩、84消毒液。28日起,临湘实现了每天对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公厕、废弃口罩收集桶、果皮桶、环卫生产车等进行喷淋消杀处理。筹集的口罩和乳胶手套,及时发放到了500多名一线环卫工人手上。还承担了城区道路、公园消毒任务,为临湘疫情防控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加强垃圾运输处理防疫。他根据临湘疫情防控的变化,制定了《城乡重点疫情区域生活垃圾运输处理应急预案》,重点疫情区域的生活垃圾运输处理做到“定时压缩运输、定时消毒防控处理;重点疫情区域垃圾消毒、运输车辆设备消毒、工作专人消毒;推行专人、专车、专线、专点;落实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毒有害(医疗)垃圾、废弃口罩“五分类”,重点疫情区域垃圾得到妥善处理,避免了疫情传播。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他说,“临湘滨临湖北,疫情控制不好,环卫有重大责任,作为环卫干部职工,没有完全控制,绝不收兵。”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环境保护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举措,作为环卫部门,涉及环境保护的可以有三项,一是扬尘治理,二是露天垃圾池焚烧治理,三是垃圾填埋场整治工作。这都是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的事情。疫情期间和疫情过后,他连打三套组合拳,在磨砺中为临湘创造优美的环境。
(检查临湘市城乡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运行情况,右一为李永军同志)
(检查临湘市城乡垃圾处理场填埋区整治情况,右一为李永军同志)
一是取消城区简易中转站和露天垃圾池,建设压缩中转站,取消板车运输,改用三轮车收集垃圾,露天垃圾池没有了,市民随意焚烧野垃圾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二是落实“721”工作机制,配置机扫、洒水等车辆14辆,安排8辆洒水车,每天24小时洒水作业;主城区洒水保持在6至12次以上。渣土执法实行24小时巡查。扬尘治理工作已经消号。三是垃圾场整改挂图作战。在垃圾填埋场排查问题整改中,他听取各级领导和专家意见建议,坚持问题导向,参与制定《临湘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雨污分流(应急)改造实施方案》,邀请省市专家对方案进行了多轮评审,精准、科学施策,抓好项目落地,实施全面整改,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垃圾场,挂图作战,攻坚克难。相关工作受到省住建厅及行业专家高度赞誉,在10月26—28日全省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排查问题整改推进会上,被大会肯定,整改工作在全省推介。受到国家长江办的充分肯定,并在2020年长江经济带警示片中表扬了临湘。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李永军说,“环卫行业是一个辛苦的行业,只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甘于奉献,才能把工作做好。”
(陪同省领导检查垃圾场渗滤液提质改造项目建设情况,远处右一为李永军同志)
(督查垃圾场雨污分流系统提质改造项目建设情况,左一为李永军同志)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捷报传
业内人都说,在环卫做事,没穿过一双好鞋子。意思是做得多,难出成绩,难受表扬。然后,环卫服务的成果,不仅仅各级领导看着,广大市民也看在眼里,李永军采取的一系列改革,也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称赞。
一是强化精细服务。他提出清扫保洁改革,试行路段小段承包,将城区路段进行“定人、定车、定量”,从路段产生承包人,每个路段配置了1至2辆垃圾收集车、1至2辆电动保洁车。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他要求路段利用门店陆续营业契机,向门店送达“垃圾分类”、“垃圾不出店”、“门前三包”通知,店主或店长
签订《垃圾不出店承诺书》,推行“垃圾不落地”运动,上门收集垃圾,方便了广大群众。该项工作收入了岳阳市12345公众热线典型案例,在六县三区推广。二是推进垃圾分类。他指导编制了单位行业规划。争取了垃圾分类前端分类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五里街道原酒厂、纸厂小区率先试点。他又做好结合文章,通过“党建+”在农村、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多个乡镇、社区、单位启动了试点工作。为解决餐厨垃圾分类处理问题,引入了1家企业参与餐厨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目前已投产。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捷报传。”街道干净了,市民看在眼泪,记在心里,做在行动上。人民医院、平安大药房等单位疫情期间向环卫工人赠送了口罩;卓啤餐饮公司在疫情期间向环卫工人赠送了近一个月的盒饭;市团委、市青年协会、绿城·桂语江南在疫情过后的端午节,给环卫工人送上了他们自己包的粽子;小家庭餐饮公司为向阳路路段当班环卫工人每天提供就餐,并设置环卫工人休息场所,还牵头发动多家企业和爱心人士在城区设置“环卫爱心驿站”,室外驿站7个,室内驿站10个,为环卫工人提供休息场所。等等,还有许许多多的爱心人士把关注目光投向了环卫工人。这就是广大市民对环卫人的赞誉。
欢迎投稿湖南环卫网,记录湖南环卫人、湖南环卫事。撰写默默而感动的瞬间,点赞平凡而伟大的付出,投稿邮箱tougao@hunanhw.com,请使用word文档,注名作者、日期以及图片的注解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