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守望者

袁硕士
2021-06-15
来源:临湘市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

有这么一个人,自从临湘市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建立,他的命运就与那个很少有人关注的地方捆绑在一起。无论是烈日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都会每天在垃圾场坚守。他就是临湘市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党总支委员、机关支部书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中心主任林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林明出生于1976年6月,1997年退伍后转业到临湘市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先后收过费,做过监察,当过所长、队长,2012年到临湘市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工作,先后任副场长、场长,那时候的垃圾场项目建设即将完成,单位调他过去,就是参与临湘市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管理和运营的,2017年任环卫支部委员后调离临湘市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分管过收费所、城西环卫所,2019年3月份,他又调回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中心任主任。

(临湘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中心鸟瞰图)

根据临湘农村环境治理需要,临湘市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在2019年接收农村非正规垃圾点垃圾,进行无害化填埋处理,当时的工作任务非常重,加上2019年要对渗滤液处理系统提质改造,他调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后,就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天天守在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

(林明深夜检查填埋区集雨面积水情况)

2019年5月至7月期间,断断续续长达二个多月的雨季天气,林明连续二个多月没回家。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一下雨,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工作人员中,男工作人员都留场过夜,不能回家?因为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是临湘市防汛点之一,防汛重点为避免山体滑坡、防止溃坝、控制雨污合流等。这里面要做很多事,一是缩小填埋区作业面,减少下渗到垃圾堆体的雨水量,避免渗滤液预处理池满溢,影响外环境;二是清理雨污分流系统的杂草杂物及被山洪洗入的泥沙,提高雨水排放能力,避免雨水满溢到填埋区域;三是强化垃圾坝体、山洪口的加固,对存在风险处准备足够的沙袋,以备及时之需;四是检查场内各项设备设施的同时,强化人员安全管理,特别是后半夜时,晚班人员容易疲惫,然而人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永军和林明这两个月都是轮流半夜查岗,没有间断过。

(每逢下雨天,他就留守在城乡垃圾处理场,图为林明深夜检查雨污分流系统)

有一天晚上,林明的妻子打电话给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永军,说:“我们家的有好多天没回家了,打电话都没有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他和我在一起,都在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做事,手机估计是没电了。”李永军告诉她。

“这么多天不回来,家里人也担心呀。”林明的妻子抱怨地说。

“天气不好,雨没停过,我也是两个月没回家,你嫂子也急。我们不是大禹,也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时候,还是希望你多多理解。”李永军语重心长的说。

(在雨季来临前,林明安排工作人员加固垃圾坝体)

林明知道自己责任,他也有这样的担当,他更理解他的妻子,但他只能舍小家顾大家,为了单位,为同事的安全,他工作与家庭无法兼顾,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做一个妻子眼里“失败”的男人。


不困于心,不乱于情

2020年,为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洞庭清波”专项行动目标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及城管局的全力支持下,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坚持高标准、高水平抓好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中心的规划、建设、运营等各环节管理,全力推进提质改造。林明严格推行“五严”措施,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为控制疫情,垃圾场强化了消毒工作,图为进场道路消毒)

2020年2月4日,正是大年,按往年惯例,林明会安排好留场人员的年饭,给他们加个餐。然而,林明接到上级通知,要加强垃圾场新冠疫情防控管理。这可把林明急了,他的妻子正要临盆生产了,已经都送到医院了,每天三餐饭都得送去吃,加上双方父母不在城区,因疫情原因无法返回临湘。上级有要求,尤其特殊时期,自己要起到带头作用,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实行半封闭管理,吃住工作都在垃圾场。然而,这么一坚持,就是70多天,儿子出生的时候,他都没能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按照以往惯例,工作忙时,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都会临时聘请民工帮忙。因为疫情影响,民工都不敢进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工作,如果不及时解决,肯定会延误整改项目建设和场内环境治理。情急之下,林明带头自己动手,做最脏的、最累的,最有风险的活。正是这样的精神,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干部职工都被他感动了,一方面积极做好城乡生活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一方面强化场内环境治理,推进整改工作;另一方面做好疫情防控,强化人员体温检测、重点疫情区域垃圾消毒、填埋。

(垃圾场工作人员每天都对场内进行多次检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的精神,感染了城管系统干部职工。城管局党组多次带领干部职工支援整改,打扫进场道路,清理路边杂物等。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总支根据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生产需要,开展“党建+我当环卫能手”活动,清除场内道路杂草,清理截洪沟树叶、石块等。通过临湘市城管局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提质改造项目得到了国家长江委、省住建厅、岳阳市城管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10月26日至10月28日,湖南省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排查问题整改推进暨运营管理培训会在临湘举行,在全省范围内推介临湘经验。会上省住建厅副厅长易小林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临湘市委、市政府,在疫情影响、资金紧张、施工期短等困难面前,仅用100多天就顺利完成了整改,花钱少、标准高、速度快,实现化茧成蝶、涅槃重生,成为了全省垃圾填埋场整改工作的典范和标杆。11月24日,省“洞庭清波”专项检查组领导在认真察看我市垃圾填埋场雨污分流整改现场后指出:“这才是问题整改的态度、这才是垃圾填埋场整改的现场!”国家长江委和中央环保督察警示片也对临湘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巨变给予高度评价。

(城管局党组发动系统党员开展“党建+”活动,支援垃圾场整改,图为城管局局长李宗才召开现场动员会)

    林明像城管系统许多干部职工一样,不仅仅吃得苦,霸得蛮,且不困于心,不乱于情,坚持把工作做好,由他人去评说。

(垃圾渗滤液处理后的水清澈见底)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在常人眼里,很多人不清楚垃圾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会以为就是一个堆垃圾的地方,甚至脑海里会浮现出极脏极臭极乱的地方。其实并非如此。

(填埋区域,环卫工人按标准要求分层填埋、覆盖)

(填埋区域,环卫工人按标准要求分层填埋、覆盖)

(城乡垃圾处理中心主任林明在填埋区平台指挥填埋工作)

临湘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中心主分为办公区、填埋区、水处理区三个片区。仅垃圾填埋就涉及多门科学技术管理,垃圾场内底要覆防渗膜,每层垃圾填埋堆放不超过6米高,垃圾堆体边坡比例是1:3,填埋区垃圾气体需要导排并处理,每层垃圾填埋后,需要压实、除臭、消毒,并做好覆盖。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技术,需要在填埋区内完成。临湘城乡进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每天有250吨左右,填埋区工作人员每天需重复做这些事,不管天晴还是下雨,全年365天,天天如此。特别是近期,天气气温升高,垃圾填埋场覆膜人员体力劳动强度大,很容易中暑。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每天上午,林明都站在平台上盯着,一是方便调度,二是可以应对突发情况。在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工作,很多干部职工都很迷惘,对未来看不到希望,消极心理严重。因此,林明不但自己要克服困难,还要给干部职工作思想工作。他总是说“我不畏将来,不念过往,我会认真做好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为临湘创造生态环境美好的条件,对自己无愧,对家庭无愧,对临湘人民无愧。”林明,一个用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守望者。


欢迎投稿湖南环卫网,记录湖南环卫人、湖南环卫事。撰写默默而感动的瞬间,点赞平凡而伟大的付出,投稿邮箱tougao@hunanhw.com,请使用word文档,注名作者、日期以及图片的注解等。谢谢!


阅读105
写评论...